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章孰贵孰贱(第1页)

在唐朝,商贾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被目为“贱类”、“杂类”,即便腰缠万贯,在政治上也普遍遭受歧视,比方说商人不得身穿绫罗,不得居广厦,甚至于不得骑马……商贾子弟,更加不准出仕。

虽说安史之乱以后,情况略微有所好转——一则地方政府财政窘迫,被迫要向商人告贷,对豪商的态度不免稍稍客气一些;二则大乱之后户籍混乱,也使得很多商贾子弟买通小吏,在档案中变更出身,从而得到科举考试的资格。但后一种情况虽已生,终属凤毛麟角,而且商贾世家既然遭受士人歧视,也很难得到优良师资,使得考取的希望极其渺茫。

李汲如今说了,我可以表荐你郁家子弟,杂在军功里报上去,实授虽难,得几个中低品寄禄官应该是有希望的——你要不要?

郁泠听了,不禁心动。于是前前后后,仔细斟酌李汲的话语,权衡李汲的建议,最终一叉手:“太尉所言,大开老朽茅塞,然还是等老朽先衡量了姑臧城内的集市,价值几许,再做定论吧……”

李汲大喜,便派刘极和洛一平陪伴郁泠,一起去城内四处勘察——总不能老家伙你说这块地价值多少就是多少,随便你定吧。散宴之后,他欲归内宅,高郢却从后面追了上来,叉手说道:

“适才宴席之间,又当着郁某,我不便多言,然心中有几句话,不吐不快,还望太尉垂听。”

李汲笑笑:“公楚是我股肱,有话直说便是,不必有何忌讳。”

高郢问道:“我也知近年来国家财计窘困,地方守臣往往有向商贾告贷者,然多不过二三十万,初以为太尉也要向郁泠商借此数,却不料竟口出三百万之言……官而借之于百姓,本无先例,便无奈而为此事,似乎也不宜如此大张旗鼓啊,以免有害太尉声名。”

李汲笑答:“公楚熟读诗书,自然知道何谓‘债台高筑’了。”

东周末代天子周赧王,因为诸侯侵逼,财力窘迫,被迫向老百姓借贷,结果到期还不上,只得逃上高台,关门躲避——那座高台,就是洛阳南宫簃台,周人称之为“逃债台”。

“债台高筑”这一成语,便是由此而得来的。

因此李汲笑对高郢,说前朝天子都曾经向百姓借贷啊,则我等地方官向贾人商借,合乎古事,不算开什么先例,无须太多顾忌。

高郢皱眉问道:“太尉不比前代良臣名将,如何去比一亡国之君?”

李汲正色道:“不过为言本有先例罢了。设使周赧王善殖其所贷,则不必逃上簃台,无损其令名;且若能以所贷抚育百姓,扩大生产,积粮养兵,折冲诸侯,周未必遽亡,是赧王借债之事,反倒会变成一段佳话呢。则公楚以为,我今借贷于商贾,是将来必可还啊,还是也要被逼逃债啊?”

高郢没被李汲说服,但本来他追上李汲,开口劝谏,主要目的便不在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咱们实在没钱,而朝廷又不可能足额划拨,那向商贾借贷,总比刻剥小民百姓要强吧——于是话锋一转:“太尉既已谋定,还则罢了,然卖官鬻爵之事,大有害于国家,切切不可为啊!曩昔后汉桓灵时……”

李汲打断他的话:“桓灵卖官,我知道的,公楚无须多言。然因商贾奉献钱粮,有功于国,而给其官禄,本朝也有先例——长安胡商康谦,贡钱修道路驿所,肃宗皇帝授其试鸿胪卿……”

高郢心说我就知道你会提康谦,这如今在长安进奏院里还圈着一个康廉呢,被迫长年苦读,都已经连续考了三回科举了,始终不中,我在你幕下多年,对于此事能不清楚吗?既然李汲此前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头,他是个有脾气的,也便针锋相对——

“肃宗皇帝此举虽属无奈,当日朝中也多有烦言,实不足为臣下之法。且最终康某也因交结乱匪而下狱论罪,可见……”

李汲面孔一板:“公楚,康谦下狱,实有内情……君可去问严庄,此事暂且不论。在某以为,鬻爵可也,卖官不可行,此两者间自然有所分际。”

高郢闻言一愣,就问:“卖官和鬻爵,有何分别?”

“卖官是实有所授,不审其人德性,不较其人才学,但输财货,便使牧人,则德不配而才不具,必然侵剥百姓而害国事,由此不可为;至于鬻爵,不过假名位以尊之罢了,无实职之授,亦不使理人,则于国家之害也轻。其实卖官之事,前汉即有,然所授不过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等,乃不为大害;至于后汉桓灵时,便三公亦明码标价,给钱便售,国家因此败坏——不可一概而论。”

高郢先是点头,复又摇头:“两汉虽然卖官鬻爵,所授也都是士大夫,而商为贱业,贾为杂类,岂可假之以名位,使跨骏马,拥大牙,翩然行于都邑街头?此于尘间秩序,代道人心,为害甚大啊——还望太尉详审之。”

李汲皱皱眉头,问他:“为何商为贱业,贾为杂类,绝不能出仕做官哪?我知道时论如此,但问公楚真实想法,以为合乎天理人情否?为何会如此?”

“因唯耕织才是国家之本,商贾其末矣,本不固则国恒亡……”

“未闻一木只有本而无末,枝叶不繁,而能得活者。”

“是以国家并未严禁商贾,只是分别本末之异罢了。”

“则既唯耕织是本,当重本轻末,上耕织而下商贾,则士人又在何处?缘何士人独可以跨骏马,拥大牙,翩然行于都邑街头?为何不将锦绣丝绸、豪屋广厦,乃至名位,全都授于农人呢?”

高郢自份善辩,但听了李汲这句话,也不由得先愣一下神儿,方才回复道:“士人本自农人而出,唯有耕读之家,始可读书进学……”

“公楚扪心自问,是唯耕读才可出官宦,商贾则天分太浅,由是无缘国家名器呢,还是因为朝廷的禁令,不准商人子弟出仕之故?且商贾得利后,如郁泠等,往往广置田产,则他算农人,还是商贾?难道必须其子弟数代躬耕,始可有望得授官职?便公楚出仕前,难道亲自下地务过农么?”

“我渤海高氏,也是耕读之家,我虽未曾亲近农事,科举得中,旋为太尉招揽于幕下,乃是十年寒窗,穷经劳形,奋斗的结果;而商贾子弟,因进奉钱财便平白得官……哪怕仅仅是得名爵,得寄禄,岂非不公?”

李汲笑了——“公楚祖宗数代积累,始能容君不必亲近农事,可以安心读书;为何商贾数代积累,不能容其子弟一朝因进奉而得官哪?若云十年寒窗之苦,然比之农夫日日‘汗滴禾下土’,却犹不能免于冻馁,又如何?为何士大夫虽言以农为重,却往往不肯怜悯耕者,尚自诩胸怀锦绣,与小人不同,合该锦衣玉食,捧笏而踞于上位哪?”

“士大夫之中,自然也有败类……”

“则商贾之中,未必无遗贤!”

“若荐遗贤,我无二言;今止稍稍供输些财货,便可得寄禄……”

李汲轻轻叹了口气,一脸“你怎么还不明白呢”的表情——“则王孙公子,官宦蒙荫,其中也无多少贤达在啊,且往往未经十年寒窗,便可有寄禄,甚或得实授。实话说,彼等先人于国家的功劳,未必比得过世……数代商贾,年年缴纳商税所积。”

高郢有点蒙圈儿。他自诩口舌锋利,若在春秋战国时,可折冲于诸侯之间,甚至于仿效苏秦、张仪,以言辞得列卿相;谁成想自从跟随了李汲,却现这位节帅平常话不多,可一旦认真起来,舌灿莲花,往往会驳得自己找不着北。

其实过后仔细想想,自己未必无理,当然李汲也不是无理搅三分,纯属对方论辩如用兵,惯出奇谋,从自己从前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的方向骤然杀出,几句话就被他彻底打乱了思路。好比今日,商贾为贱类,卖官是恶政,本乃自古相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是他高公楚进言的基础;谁成想李汲一锏就捅在这基础上,瞪俩大眼问他:为何如此?

李汲承认这是时论,甚至于是古来常理,但公楚啊,你不是一个人云亦云没自己想法的庸人吧,则你有仔细思考过其中的道理吗?

基础既遭重创,栋梁自然难撑,偏偏对于这基础么,高郢此前确乎没有仔细研究过,则哪怕李汲纯是歪理,也肯定会把自己杀得溃不成军。高郢跟李汲辩论非止一次,他也学乖了,当下不再纠缠,只是叉着手一躬身:“其中缘故,恳请太尉垂教。”

李汲微微一笑,伸过手来,一揽高郢的肩膀,凑近了问道:“昔萧子良对范缜说因果,范缜云:‘人生如树花同,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则人之贵贱,本非天定,而是偶然托生于不同人家所致——公楚以为然否?”

高郢低垂着头,却不回答。其实儒家敬天法祖,但对于命运是否天定,始终模棱两可,并无确言,只不过近年来释道大行,即便高郢并不信佛,也难免会受其影响。因而李汲问他“然否”,他心里话说范缜所言有其道理啊,但是否真理,我说不大准……干脆就不回答了。

李汲见状,也不再掰开揉碎了解释,只是顺着话头继续说下去:“因此生于官宦之家,有望蒙荫;生于士人之家,可以科举;生于耕作之家,不免亲执耒耜;生于商贾之家,哪怕天赋异禀,志向宏远,也终身与禄位无缘——君言不公,这才是天下最大的不公哪!

“自然,天下不公之事正多,律法如此,时论如此,也不必捶胸顿足,怨天尤人。但才杰之士不能只凭出身来待人,于高官子弟,敬而揖之,于商贾之家,鄙而欺之,谄上而傲下,此岂君子所为哉?”

这几句话高郢倒是认同的,当即颔:“太尉所言甚是。然而不幸托生于商家,时乖命舛,我固不傲之、欺之,甚或还怜悯之,终不宜不论德性、才能,便授以名位啊。”

李汲笑道:“人之德性,不处囊中,其颖无由得见,至于才能——商家子弟,未必无才。如今国用匮乏,非但中朝,便我幕下亦缺财计之士——杨公南又志不在此,行将辞我而去矣——商贾之子,受其家学,或者可用。”

随即一摆手,阻止高郢反驳,继续说道:“尤其我之志向,公楚素知也,要在尽复河西、并定西域,重启丝路,国家乃可富饶。西域与中原不同,耕织、畜牧勉强足食耳,多赖商贾之利,则理西域、护丝路,不可全凭中国牧农之士,更需求访贸易之才。我虽才得凉州,合用之才,需用之才,也当先期储备起来——商业自有其学问,岂是只读圣人书所可明晰的?”

继而压低声音说:“君放宽心,难道郁泠随便报几个子弟名字,我便上报朝廷,为求寄禄么?总须家世清白,无恶癖好,无丑令名,且通文墨,能算术的,方肯受其财。且既得寄禄,乃可借口唯恐朝廷核查,命郁泠将彼等先送凉州,寄我幕下,到时候,还怕他们不干活儿么?

“且郁氏既将子弟入我幕下,必肯尽心为我办事。人皆以商贾为鄙,故云康谦暗结史贼,鼠两端,人皆不疑。这是因为国家贱商贾,诸多限制,且不许出仕,则商贾自然不会心向朝廷——是故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则我方有求于、有用于商贾,而仍鄙贱之,可乎?曩昔郑有弦高,犒秦师以救国,而秦汉以后,罕闻此类事,便因国家、时论,皆贱商贾也,理当为诫。”

高郢沉思少顷,微微一躬身道:“如此,太尉已思虑周详,郢再无别言矣。”至于你说的那些古怪的道理,我还得回去好好梳理一下,思考一下,再来找你辩下一个回合……

热门小说推荐
穿越2018从造光刻机开始

穿越2018从造光刻机开始

简介关于穿越2o18从造光刻机开始主角重回2o18,开局抱上国家大腿,如何在5年时间,带领华夏芯片在2o23年实现世界第一,突破西方技术封锁。科技树合理,不降智,全文涉及半导体芯片全产业链设计工具篇材料篇设备篇芯片设计篇代工制造篇下游应用篇。...

半魔

半魔

简介关于半魔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神敢惹我,我便杀光众神!魔若欺我,我便屠尽地狱!天道不公!世间便无善恶!我若不仁!万物皆为蝼蚁!...

吕布有扇穿越门

吕布有扇穿越门

(烟雨新书大唐第一败家子已经布,欢迎新老朋友前来捧场)吕布闯入一道传送门,意外来到都市,带着各种宝贝返回三国。玉米地瓜花生土豆辣椒三国的渣渣们,你们见过么?我的地盘上,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啦!啥?我要被吊死在白门楼?不存在的,我已经看过三国演义了,我会把曹操打出屎来。打不过咋办?别急,我有一杆ak47,可以横扫古战场...

六零逃荒嫁首长,神医军嫂太易孕

六零逃荒嫁首长,神医军嫂太易孕

简介关于六零逃荒嫁长,神医军嫂太易孕南薇穿越过来后,却赶上大饥荒,逃荒大西北,路上无意间救了一位老长,老长感激她,给她介绍了西北部队冷峻兵王!从此,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他守国,她守家。旁人都说他娶了个柔弱美人,只会享福。可凝脂小军嫂医术惊艳了整个西北,救万千将士,令他们无后顾之忧!更令荒地焕新生,成良田!酿酒,养畜,种田,生活的有滋有味。后面更是离谱的改造了盐碱地,在西北荒原实现了海鲜自由!她带着娃肆意奔腾在马背上,青山绿水,马蹄挥舞,美人如画,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西北有佳人,绝世而万种风情,柔弱只在他房。在外又飒又美!真Tm漂亮!逐渐,冷峻兵王现她这媳妇越离谱!雪豹,狮子,金雕竟然当宠物养!雪豹整天围绕着她嘤嘤嘤,而她轻柔一句,雪豹闭嘴!雪豹立马乖巧的躺在她的脚下卖起萌,帮她叼起需要的工具金雕跟黑熊更是争起了宠,求摸摸山中野兽几十里外闻到她的气味,只敢低声呜咽着颤抖她名叫南薇,却盛开在了西北。风吹草地,无数只牛羊在草丛之中游荡,她骑马踏在草原之上,而冷峻兵王则屹立边境山巅,携兵将守卫着她的一切!西北,车马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人。...

精灵小镇大有问题

精灵小镇大有问题

(每天900和1900,定时双更打底,看情况追加。)魂穿都市,唯有自己可见的口袋妖怪掌机偏偏打不开。好不容易打开了,初始小镇没博士没御三家…NPC训练师死在草丛里…咋办?...

主角许愿苏云礼

主角许愿苏云礼

上一世许愿作为恶人榜top1被选上全员恶人综艺,因此被大哥用洗白哄着回亲生父母家最终惨死下场。重来一世,她谨记两点,1别回苏家。2与其自省不如责怪他人!综艺名单公布,无权无势柔弱胆怯的许愿明显是最好欺负的对象,网友直呼许愿完蛋且该,指定要被虐惨。然而综艺开拍第一天,耍大牌哥意外摔烂许愿的行李箱露出里面的防狼喷雾和铁棍,大受震撼!!!许愿本人淡定地胡扯那是空气清新剂和双截棍。娇纵任性的幼稚鬼要求帮搬行李被拒后,哪哪都要跟许愿作对,早晚在她门前敲锣打鼓吵她。许愿面无表情让让,等我进去后你再接着奏乐。没素质代言人在一次合作完成任务给许愿当了陪衬后,暗暗想着要讨回来,开始拉踩许愿,抢镜头等行为层出不穷。许愿如同一滩烂泥,坐哪瘫哪啊对对对。众网友?歪歪歪,能不能认真点,大家在联合针对你啊!大可不必这幅当众人当傻子敷衍的姿态!离谱的是几期节目下来,原本对许愿怀有恶意的众人化身小跟班集体洗白了!更离谱的是程影帝暗恋多年的白月光是许愿!众网友爆哭这波许愿在大气层,拍摄恋爱两不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